1.儀器準備:在使用前,應檢查水準儀的各部件是否完好,測量管路是否暢通,液面是否平穩。確保儀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。
2.測點布置:根據測量需求,在待測結構物上布置測點。測點應選在結構物的關鍵部位和變形敏感區域,以便準確反映結構物的變形情況。同時,測點的布置應均勻合理,避免過于密集或稀疏。
3.儀器安裝:將水準儀安裝在測點上,確保儀器穩固且與測點接觸良好。同時,注意儀器的水平調整,避免因安裝不當導致的測量誤差。
4.數據記錄:啟動儀器,待液面穩定后,記錄初始讀數。在后續的測量中,定期觀察液面的變化,并記錄相應數據。
5.環境因素:靜力水準儀的測量精度受溫度、濕度等環境因素影響較大。因此,在使用時應盡量選擇溫度穩定、濕度適中的環境,并在測量過程中保持環境穩定。
6.操作規范:操作人員應熟悉水準儀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規程,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的測量誤差。同時,定期對儀器進行維護和保養,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。
7.數據處理:測量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是靜力水準儀使用的關鍵環節。應對測量數據進行合理的篩選和修正,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
8.系統連接:在連接液管和氣管時,應確保連接緊密,防止松動和漏液。氣管頭尾需通大氣,并做好防護措施,避免太陽直射和損壞。
9.系統調試:對監測系統進行注液和調試,驗證各測點數據是否準確可靠。
10.日常維護:定期檢查儲液箱液位高度,及時補充液位。避免碰撞和摔落等意外情況的發生,保持設備干凈衛生。
